一、业绩亮眼,盈利能力显著提升
2025年一季度,埃斯顿(002747)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:
-
营业收入12.44亿元,同比增长24.03%
-
归母净利润1262.99万元,同比增长93.43%
-
扣非归母净利润416.74万元,同比增长132.20%
这一业绩增长远超行业平均水平,表明公司在国产机器人行业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。2024年,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增长20%,高于行业增速,市场份额持续提升,并首次在2025年一季度登顶中国机器人市场销量第一,市场份额达10.3%(含埃斯顿酷卓)。
这一成绩的背后,是公司在技术研发、市场拓展、全球化布局等方面的持续发力。
二、技术领先:国产替代加速,高端市场突破
1. 高研发投入,打造核心技术壁垒
2024年,埃斯顿研发投入达5.03亿元,占营收12.55%,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高研发投入带来显著技术突破:
-
高精度六轴机器人已批量应用于头部车企生产线,树立行业标杆。
-
700kg重负载机器人成功推出,打破国外技术垄断,入选工信部《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》。
-
柔性化产线解决方案成功打入海外市场,助力全球化布局。
2. 高端市场国产替代加速
过去,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被ABB、发那科、库卡等外资品牌垄断。但近年来,埃斯顿凭借高性价比、快速响应、定制化服务等优势,逐步抢占高端市场份额。例如:
-
在汽车制造领域,埃斯顿机器人已进入多家头部车企供应链。
-
在3C电子、光伏、锂电等行业,公司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。
3. 布局“AI+机器人”,抢占未来制高点
埃斯顿正积极布局具身智能技术,结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,重点研发工业具身智能、智能感知及AI平台。未来,“AI+机器人”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。
三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,国产龙头地位稳固
根据MIR数据:
-
2024年,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排名中国第二、国产品牌第一。
-
2025年一季度,埃斯顿首次登顶中国机器人市场销量第一,市场份额达10.3%,同比增长20%,远超行业11.6%的增速。
这一成绩标志着国产机器人品牌首次超越外资巨头,成为中国市场领导者,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核心竞争优势:
-
产品矩阵完善:覆盖SCARA、六轴、协作机器人等多品类,满足不同行业需求。
-
国产替代红利:政策支持+供应链本土化,推动国产机器人渗透率提升(2025Q1国产渗透率同比+2pct)。
-
头部客户认可:进入比亚迪、宁德时代、隆基绿能等龙头供应链,品牌效应增强。
四、全球化布局加速,海外市场贡献提升
2024年,埃斯顿海外营收达13.7亿元,占总营收34.16%,同比增长显著。公司正加速拓展欧洲、中东、东南亚、美洲市场,并跟随中国制造业出海,提供配套自动化解决方案。
全球化战略亮点:
-
跟随中国制造出海:如新能源汽车、光伏等产业链全球化,带动埃斯顿机器人出口。
-
高端市场突破:在欧洲市场,公司重载机器人已进入汽车、航空航天领域。
-
本土化运营:在东南亚建立服务中心,提升海外客户响应速度。
未来,海外市场有望贡献更高营收占比,降低单一市场波动风险。
五、财务与估值分析
截至2025年4月30日,埃斯顿股价报收19.39元,市值173.4亿,动态市盈率仍为负(TTM亏损),主要因前期高研发投入及市场扩张阶段。但公司盈利能力正在改善:
-
毛利率稳步提升:规模效应+高端产品占比提高。
-
经营现金流改善:2025Q1净利润大幅增长,现金流有望持续优化。
投资亮点:
✅ 国产机器人龙头,市场份额持续提升
✅ 高端技术突破,国产替代空间广阔
✅ 全球化布局加速,海外市场贡献增长
✅ AI+机器人布局,抢占未来技术高地
风险提示:
⚠ 行业竞争加剧,价格战可能影响利润率
⚠ 海外拓展不及预期
⚠ 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制造业投资
六、未来展望:2025年战略聚焦高质量发展
埃斯顿在年报中提出2025年战略:
-
全球布局:继续拓展欧美、东南亚市场。
-
技术突破:加码AI+机器人研发,推动高端产品迭代。
-
运营提效:优化供应链,提升盈利能力。
随着智能制造升级+国产替代加速+全球化扩张,埃斯顿有望保持高速增长,进一步巩固其国产机器人龙头地位。
七、结论:长期看好,建议关注
埃斯顿(002747)作为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,已进入“技术突破+市场份额提升+全球化扩张”的良性循环。尽管短期估值较高,但长期成长逻辑清晰,建议投资者关注:
-
短期催化剂:国产替代政策、AI+机器人技术突破。
-
长期价值:全球智能制造趋势下,埃斯顿有望成为世界级机器人企业。